专家推荐
患者关心
当前位置:首页 - 视光飞秒 - 准分子激光新应用——治疗翼状胬肉
责任编辑:admin 日期:2018-08-01
在眼科门诊,通常有些患者会告诉医生说自己眼睛内眼角又疼又痒,还有明显的多余的“肉”,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付海涛主任医师告诉记者,患者说的往往就是翼状胬肉。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,多双眼发病,常位于鼻侧,为尖端侵及角膜(俗称黑眼球)的结膜组织的增生性病变。因形状像昆虫翅膀得名,中医俗称“攀睛”。表现为外观不美观,轻度的异物感。当胬肉侵及角膜可因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引起视力下降,较大时可妨碍眼球运动。
付海涛介绍,翼状胬肉在户外工作的渔民、农民发病率较高,具体病因不明。据研究,可能与紫外线、强光照射、烟尘有关,黑、白眼球交界处(角膜缘)的一种起栅栏作用的细胞(干细胞)受损,也是致病的原因之一,配戴防护镜减少外界环境刺激对于翼状胬肉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。
治疗翼状胬肉的根本措施是手术。付海涛说,当胬肉较小且静止时可暂不手术,当胬肉侵犯到角膜影响美观及视力时,需手术切除,但具有一定的复发率。以往治疗翼状胬肉有多种手术方式,1、单纯胬肉切除2、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3、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4、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等手术方式,手术目的均为切除病变组织阻止变性结膜组织向角膜再生长。
胬肉切除联合移植手术,过程复杂,用时长,术后缝线滞留时间长,约半月拆除缝线,术后患者可能有明显的异物感,同时病人花费较高,且特殊患者如角膜缘干细胞破坏的患者取材受到限制,丝裂霉素的联合应用目的是降低胬肉的复发率,但此药物的应用增加了巩膜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。相比较传统的手术方式,付海涛推荐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——准分子激光治疗翼状胬肉,此方法手术过程简单,费用低廉。先行单纯病变组织切除,创面用治疗近视眼的激光打磨光滑,创缘无需缝合,因无缝线的刺激,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,痛苦小,恢复快。此技术表面上看似回归到“单纯胬肉切除”,但有质的不同:1、它非常精确、彻底的清除了残留的结膜下变性组织,减少了复发率;2、术后创面光滑、平整,为干细胞快速移行修复创面创造了条件。
付海涛,市人民医院视光准分子激光二科主任,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、副教授,眼科学硕士。熟练诊治各类眼科疾病。擅长准分子激光手术、白内障手术、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手术及YAG激光、氩、氪激光的应用,同时对视网膜静脉阻塞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。完成各类手术数万余例。获临沂市人民医院“青年技术能手” 及滨州医学院“优秀理论授课教师” 称号。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,获国家专利6项,参编著作2部。
本站疾病常识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,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。如需要详情咨询可直接进入在线咨询,如医生忙线,可直接将问题留言、预约、或拨打咨询热线:0539-8216086